更新日期:113.12.30
小蓉今年10歲,他的養父母擁有穩定的工作和生活。當年接回小蓉時,他是個開朗活潑的小嬰孩,總是帶著燦爛的笑容,讓家裡充滿了歡笑和希望。然而,隨著年紀的增長,養母逐漸發現小蓉在學習和情緒方面遇到卡關。
養母開始留意到孩子的發展遲緩、情緒波動大,還有學習上的困難。當專業醫師冷酷地宣判「這個孩子沒救了」時,養母心中揮之不去的是一種深深的自責與愧疚、懊悔自己未能及早發現問題。這份責任感驅使她做出了大膽的決定——辭去原本穩定的教職,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過去的缺漏。
養母重新審視孩子的需求,開始安排小蓉參加各種課外活動,從體育到藝術,從職業體驗到社交活動,無論是什麼,只要能激發小蓉的興趣,養母都願意陪伴他一起嘗試。
她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孩子,發現除了成績,小蓉在很多方面都有潛力,她不再急於改變一切,而是耐心地與孩子一起探索,修正過去的做法,慢慢地找到了適合他們的育兒之道。同時,養母也投身於大量的閱讀和情緒教育培訓,希望自己能更了解小蓉,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,平穩而持續地陪伴他走過每一個挑戰。
一點一滴,陪孩子找回自我成就
養母在課餘時間安排小蓉接觸球類運動,並請來專業教練為他進行基礎訓練。養母深知這不僅僅是放電,更是幫助小蓉找到自己熱愛的事物,讓孩子在不同的領域中尋找到自信與成就感。這一過程中的亮點不僅讓小蓉收穫了新的技能,也讓他感受到在某個領域裡的自我價值,這是他在學業上無法獲得的成就感。
某天,放學後,小蓉興奮地告訴養母:「學校游泳隊教練希望我去學游泳!」。
養母對孩子的每一個想法都非常重視,她認真地聽著小蓉的描述,決定親自去與教練確認。意外地找到了小蓉在水中的天賦。小蓉很快便適應了游泳訓練,並且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裡,已經成為校隊的一員,頻頻參加各地的比賽。
當游泳訓練變得艱難時,小蓉也和其他孩子一樣,偶爾會有想放棄的念頭,會撒嬌地對養母說:「我不想再訓練了!」。養母從不急於給出答案,而是選擇耐心聆聽,允許孩子休息一下,然後一起走過每一個困難的時刻。
在這條育兒的道路上,父母對孩子的支持與關愛,正是讓孩子找到自己天賦與亮點的力量,這些亮點將會照亮孩子的未來,只要允許和提供適當的環境,孩子會以自己的速度生長其所屬的姿態,而非如一塊陶土,任由父母來塑造成形。
即使生活充滿挑戰,養母始終堅信,無論結果如何,陪伴與支持是最重要的。她相信,每一個父母都不完美,但若有真心的愛與不懈的努力,就能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遠。
~以上資訊轉載自勵馨社會事業福利基金會/勵馨觀點~